七星中會
  • 首頁
    • 關於我們
    • 組織架構
    • 聯絡我們
  • 部會
    • 中委會
    • 傳道部
    • 教育部
    • 財務部
    • 教會與社會部
    • 校園事工部
    • 職場事工部
    • 大眾傳達部
    • 婚姻部
    • 性別公義部
    • 松年部
    • 婦女事工部
    • 財團法人
    • 牧傳會
    • 厝邊有愛協會
    • 中會其他組織
  • 最新消息
    • 中委會最新消息
    • 各部最新消息
  • 星中通訊
  • 新聞活動
  • 教會巡禮
    • 台北一區
    • 台北二區
    • 台北三區
    • 台北四區
    • 基隆區
    • 蘭陽區
    • 教會分布地圖
  • 歷史資料
  • Facebook
  • Flickr相簿

教會巡禮:台北四區

成德教會

12/7/2016

 
Picture

教會簡史

1998 年,容納二千多戶住宅的南港國宅建築完成。有感於宣傳福音的必要性,由何美利、劉蘇紫娟、藍素華、梁重光和賴麗宇夫婦組成委員會,奉獻金錢成為酵母,在十二月租到成福路 17-1 號,租金 33,000 元,屬於一樓的店面,取名為成德教會;是年十二月六日舉行開幕感恩禮拜和第一次聚會。
1999 年開始週間星期三晚上白話字班、星期五晚上查經禱告會,和星期六下午的快樂營,並開始為歸屬中會禱告。九月一日起招募新進同工,一起商討教會的走向和租約的問題,並開始七次的同工訓練會。十一月廿八日最後一次在成福路主日禮拜。十二月初租到福德街 341 號:一樓無隔間,做為禮拜堂,二樓有三房和一開放空間,分別做辦公室、教室和母子教室,地下室有八坪,做儲藏室。十二月十九日首次在新禮拜堂聚會,十二月廿五日舉行聖誕慶祝晚會,十二月廿六日聖誕讚美禮拜和愛餐。我們滿心感謝上帝,讓我們有信心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因為新禮拜堂的租金 50,000 元,租約五年,加上整修、設備、招牌等開銷,以我們的財力是無法負擔的,但上帝的愛激勵弟兄姊妹奉獻,使我們沒有欠缺。
2000 年七月六日在三一教會傳道部員促成安瀾橋教會作為本會母會,事成後由母會每月補助教會 30,000 元,為期三年。十二月三日由七星中會派特會舉行成德教會開設暨梁重光牧師就任安瀾橋教會傳道牧師派駐成德支會的禮拜。
2004 年 2 月 3 日星中來函准安瀾橋教會與成德教會母子關係終止,梁牧師自四月起為退任牧師。委員會決定透過 30 年貸款購屋,10 月 26 日用梁重光牧師的名義以 12,401,116 元向都發局標到現址,總面積 112 坪,自用 65.5 坪。因有愛主基督徒無息借我們週轉,所以能在銀行 1050 萬貸款下來以前,10 月 29 日就完成交屋,進行隔間裝潢水電事宜。12 月 12 日首次在新禮拜堂舉行主日禮拜。12 月 23 日辦理舊禮拜堂退租和辦理統一編號 99958715。感謝上帝奇妙的帶領,六年的租屋生活,歷經的兩個聚會地方都在南港國宅外圍,然而開拓第七年上帝引領我們進駐起初開拓的異象南港國宅,且有自己的家。
2010 年 2 月 25 日星中召開會議討論開立奉獻證明乙案,本堂被指定派員參加。2 月 26 日於本堂召開牧會關懷小組會議。5 月 23 日星中派小會議長林琇貴牧師和二名中委長老為成德教會小會,主禮聖禮典並宣佈成德教會直屬中會,因本堂自 2004 年 2 月 3 日起無母會關心。7 月 6 日星中中委會和星中財團法人來函,同意本堂教堂產權過戶星中財團法人。9 月初完成教堂產權過戶星中財團法人,貸款仍以梁重光牧師名義由教會繼續繳納。

聯絡方式

會址:台北市南港區福德街 373 巷 47 號 2 樓(南港國宅)
電話:02-2785 6080  
傳真:02-2785 0858

地理位置

交通指引

公車:信義幹線、32、257、263、藍 10、21、22,南港國宅下車。

松安教會

12/7/2016

 
Picture

教會簡史

教會設立:1978 年 7 月 30 日
教會升格:1991 年 9 月  1 日
本會禮拜堂現址係於主後 1978 年 1 月 8 日,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第一教會(一堂)購置,於同年 7 月 30 日下午由紀彰龢牧師主理第一教會開設第二禮拜堂感恩禮拜,次週 8 月 6 日起每主日舉行七點和十點兩場主日崇拜,由紀彰龢牧師及鍾瑞能牧師每月輪流主禮禮拜,開啟了本會歷史之始。10 月 22 日舉行第一教會第二禮拜堂(松安教會前身)開幕獻堂,暨鍾瑞能牧師就任第一教會第三任牧師駐任第二禮拜堂第一任牧師授職感恩禮拜,二堂開設初期之聖工乃由一堂每週派長老、執事各兩名到二堂服事,直到 1979 年 7 月 29 日長執會推選王秋雄、林英志、洪禎騰、洪耀騰、曾博明、王巧雲等二堂六位兄姊為委員來自行分擔二堂聖工。
1981.04.05 續聘鍾瑞能牧師為駐二堂牧師。7 月 12 日舉行二堂第一任執事選舉和會,由王巧雲、洪耀騰、洪禎騰三位當選。
1983.02.27 增選三名執事:林美惠、林英哲、黃玲瑜。至此時二堂共有六名執事,因此一堂長執的幫忙就到此為止。但仍派有吳信義長老繼續關懷司會,直到 1988 年止。1986 年起另加派黃金生長老關懷二堂。
1984.11.11 選出二堂首任長老:洪禎騰、王巧雲。同時增改選執事:洪耀騰、林英哲、林美惠、黃玲瑜、柯敏昌、洪元文、蔡森勝、李學興。
1985.08.26 鍾瑞能牧師辦理退休、赴美,前往美國做自由傳道。 
1985.11.10 羅興隆教師封牧暨就任本會二堂第二任駐堂牧師。 
1987.03.02 禮拜堂重新裝修講台方向掉頭,施工其間借用楊光旦弟兄陳彩鳳執事家做禮拜。
1988.10.30 羅興隆牧師任期屆滿辭職離任。赴美深造。 
1989.08.27 第一教會設教三十週年感恩禮拜,暨李宏平牧師就任二堂第三任駐堂牧師就任典禮。
1990.08.16 開辦日文初級查經班,由陳李順長老主理,每週四上午九時聚會。
1991.09.01 二堂昇格堂會、授任李宏平牧師為小會議長。升格後仍使用第一教會第二禮拜堂名稱。 
1992.07.08 本會禮拜堂之土地及房屋所有權過戶於七星中會登記手續完成。
1992.08.02 李宏平牧師主持林信俐傳道師就任本會聖職禮拜後離任,赴美。林信俐傳道師將在本會聘牧期間至本會協助聖工,任期自一九九二年九月一日開始,但林信俐傳道師因故於九月八日請辭離任。
1993.02.14 小會議決購買台北市南京東路五段二八六巷四號三樓做教育館暨牧師館之用。 
1993.01.31 向中會申請鍾瑞能牧師為中會囑託傳道派駐本會,協助本會聖工推展並代聘接任牧師。
1993.03.24 本會牧師館之土地及房屋所有權過戶於七星中會登記手續完成。
1993.07.08 本會禮拜堂之土地及房屋所有權過戶於七星中會登記手續完成。 
1994.01.01 本會更名正式啟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松安教會」之教會名稱。
1995.01.16 鍾瑞能牧師離任。赴美探親。
1995.12.03 鍾國義牧師就任「松安教會」第一任牧師感恩禮拜,任期三年。
1996.      改使用台語漢字版聖經,座椅全面換新,修建禮拜堂之大門為玻璃自動門,講台木質浮雕背景,幼稚班教室地板,主日學教室拉門等。
1999.04.11. 成立婦女團契,顧問:蔡梁艷麗牧師娘,首任會長:陳彩鳳長老,副會長:林美惠長老,書記:鍾月容姊妹,會計:莊妙香姊妹。
2000.08.05. 慶祝設教廿二週年,晚上七點於西松公園舉行「慶祝父親節洪榮宏詩歌見證會」有730人次參加。出版設教二十週年紀念特刊。次日設教廿二週年紀念主日,邀請洪榮宏弟兄蒞臨本會詩歌見證禮拜,會後愛餐聯誼。
2001.02.12. 為改善牧師館生活空間,於2月12日租得南京東路五段234號(崇偉大樓)6樓之4一戶約30坪之居屋做為本會牧師館,鍾國義牧師一家於二月中旬遷入。
2001.03.02 實施成人主日學,每週五晚間八時至九時卅分,由鍾牧師主理。四月起將成人主日學聚會內容調整為心靈饗宴小組聚會,每月推出一個主題,每週一個子題(共四到五個子題),以饗眾兄姊之心靈。
2001.04.15 售出台北市南京東路五段二八六巷四號三樓牧師館,過戶手續於五月初完成。
2001.06.15 購買陳敏叡長老台北市八德路四段 214 號 6 樓之 1 住宅作教育館,除優惠房價七十萬元外並獲陳敏叡長老為建築基金奉獻新台幣五十萬元。
2001.12.31 鍾國義牧師任滿離任。
2001 年 調整長執改選及就任時程於長執任期屆滿前的十月第二主日進行改選,並於次年第一主日就任。
2002.09.29 完成少契教室拓寬及地墊換新工程。
2003.03.23 完成廚房拓寬整修。6 月 1 日牧師館全面整修、重新裝潢完成。
2003.07.01 楊恩賜傳道師到任,牧家進住牧師館。
2003.08.24 設教二十五週年讚美禮拜,下午三點舉行楊恩賜傳道師封牧與就任感恩禮拜。
2004.01.04 主日禮拜提前於九點四十五分開始,敬拜讚美改為「詩歌讚美」。推動三年讀聖經一遍事工,參加者每週依進度填繳「聖經填充卷」。
2004.12.05 將青少年團契重新整合後分別成立少年團契(國一至大二)及青年團契(大三至未婚青年)。少契由神學生柯雅馨同學擔任輔導,每主日上午九點半聚會;青年團契由楊靜儀牧師娘與魏滇佑執事娘擔任輔導,每主日下午一點聚會,另於每週五晚上有青契查經聚會,由楊靜儀牧師娘帶領(牧師娘直帶到 2010 年 9 月底暫休)。
2008.08.03 在新聚里活動中心舉行設教三十週年感恩禮拜,會後在金山客家餐廳舉行愛餐聯誼。發行設教三十週年特刊。
2008.08.13 週三查經祈禱會改為週三禱告會八點十五分開始,查經聚會將另外開闢時段實施。
2009.01.10 開始每週六晚上七點到八點查經聚會,本季查考馬可福音書,由楊牧師、陳思文長老、洪溫滿長老、林文誠執事、周玉琪老師輪流主理。
2009.04.26 本會楊恩賜牧師受中會銓派兼任康寧街教會小會議長。
2009.09.04 成人查經聚會改在禮拜五晚上八點舉行,九月開始查考羅馬書,由楊牧師、陳思文長老與周玉琪老師輪流主理。
2009.09.19 夫婦團契主辦邀請聖歌隊、主日學、青契、小提琴班、薩克斯風班共同參與馬偕醫院音樂福音事工。
2009.12.05 小提琴班(黃昭熒老師、黃語箴、楊以心、陳主祥、黃立磐、何家宇、林怡馨、黃香秋)與薩克斯風班(黃龍榮、林文誠、郭熙明、萬金鳳)前往頌德堂參加「愛在松山,幸福聖誕」系列活動之民福里社區聖誕晚會演出。
2009.12.21 聖誕讚美禮拜後,下午兩點在寶清公園舉行慶祝聖誕音樂見證分享會,邀請歌者林曉培姊妹蒞臨演唱與見證分享。
2010.08.14 在新竹聖經學院舉辦兩天一夜的靈修默想營。
松安教會的未來展望
一、弟兄姊妹同心地尋求生命,並能將此生命流露出來,與人分享,並且使人同享基督福音的恩典。
二、能有更多弟兄姊妹做主真實的門徒,並且決志:以更真實的基督徒生命,擁有更深度地信仰信念、決心用生命尊榮上帝。
三、充滿愛和感謝的教會,願神祝福我們能夠彼此看到弟兄姊妹生命中的美;而給予肯定、感謝與讚美。
四、活出愛神與愛人的生命,來幫助弟兄姊妹彼此的建立,與帶領更多人來認識神,以達到榮神益人的見證。
目前信徒戶數有 六十 戶,經常聚會人數約在七十人上下,設有長老五人、執事九人。
團契聚會人數概況:主日學八人,少年團契六人,青年團契六人,婦女團契廿五人,夫婦團契卅六人,祈禱會八人,查經八人。

聯絡方式

會址:台北市南京東路五段 250 巷 2 弄 2 號 2 樓
電話:02-2766 0385
傳真:02-2769 4494
E-mail:songan@seed.net.tw

地理位置

交通指引

1. 公車
南京公寓站:204、306、307、622、675、711、棕 9、棕 10、紅 25、國光客運。
新聚里站:203、205、276、605。
東興路一站:46、277、279、282、612、藍 10、藍 26、博愛公車。
2. 捷運
捷運新莊線,南松山站下車。
3. 開車
從後火車站往東(松山)方向順南京東路直走至五段 250 巷紅綠燈右轉第一巷口左前方三角窗二樓即本會。
從台北車站往東(松山)方向順忠孝西路,往八德路直走,過京華城後第二個紅綠燈ㄒ字路口左轉入 250 巷,向前第三個十字弄口右側角間二樓即本會。
從中山高內湖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往南港方向,過成功橋右轉南港路直走,穿越基隆路高架橋後第二個紅綠燈ㄒ字路口右轉入 250 巷,向前第三個十字弄口右側角間二樓即本會。
從國道五號右轉北二高北上,或北二高經深坑隧道北上,穿越國五高架橋一公里後靠右往南港方向下匝道,入環東快速道路,沿左車道直行,即可從經貿園區下快速路,到地面道路順路迴轉後直行到底,右轉入南港路一段直走,直到穿越基隆路高架橋後,從第二個紅綠燈ㄒ字路口右轉入 250 巷,向前第三個十字弄口右側角間二樓即本會.。
從北二高南下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入國道一號,從內湖交流道(成功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左轉往南港方向,過成功橋右轉南港路直走,穿越基隆路高架橋後第二個紅綠燈ㄒ字路口右轉入 250 巷,向前第三個十字弄口右側角間二樓即本會。
附近停車場:統一證券大樓地下停車場、橋下公有停車場、嘟嘟房京華城站。

康寧街教會

12/7/2016

 
Picture

教會簡史

設立日期:1994 年 3 月 20 日
康寧街教會是雙連教會為響應公元 2000 年福音運動,也是雙連教會所開設的第八間教會,其成長如下:
(一)草創摸索期:1994.3.20 - 1995.10.1
在雙連教會當時的主任牧師許錦銘牧師及牧師團、長執、信徒同心努力之下成立開拓教會小組,在禱告和聖靈的帶領下租得汐止鎮康寧街 141 巷 41 號一、二樓及地下室共約 90 坪作為佈道所及牧師館。於 1994 年 3 月 20 日正式開幕。起初由母會牧師帶領著團契輪流前來作禮拜;經過三個月後,在暑假期間派陳文欽牧師專責展開敦親睦鄰的社區服務活動,同年 10 月 1 日正式聘任莊欽展牧師派住康寧街教會負責一切開拓工作。並全權委由莊牧師和雙連教會的二位長老、二位執事、本堂三位委員組成的康寧街教會委員會自行運作,運用各種方法吸引會友及社區居民的注意焦點。諸如:開辦花藝聯誼會、社區母姐會、西洋繪畫班、兒童詩歌班、暑期兒童營會,並加緊探訪和成立各種團契,作全方位的關懷。
(二)生根建堂成長期:1995.10.1 ~ 1998.1.11 
禮拜堂租期已將屆滿之際,在上帝奇妙的安排之下,購得會堂現址:康寧街 141 巷 3 號 1 樓,作為聖殿和綜合教室用,並於 1996 年 7 月 14 日裝璜完畢獻堂。(購堂 1700 萬、裝璜 500 萬,總價款 2200 萬元均由雙連母會購置)1997 年 10 月選出第一任長執(三位長老、三位執事)並獲中會批准昇格堂會和監選牧師,莊欽展牧師當選首任牧師。
(三)成長陣痛及修復期:1998.1.11 ~ 2007.7.31 
在公元 2000 年時康寧街教會在成長中碰到了無法避免的痛楚與震盪,如同地震一般:但在上帝的祝福之下,秉著相信上帝會照顧祂自己的教會的信念,在新任的長執和全體會友拼手胝足的努力之下,總算渡過陣痛期,並朝著重建與復興教會而努力。教會於 2006 年 6 月 20 日為第一任牧師莊欽展牧師舉行退休感恩禮拜,並經小會同意續聘一年為暫代牧師,暫代至 2007 年 7 月 31 日止;2007 年 8 月 1 日教會接納由傳道委員會所派高敏雄傳道師為教會牧者,並於同年 8 月 19 日正式由小會議長黃旭正牧師佈達上任。

聯絡方式

會址:新北市汐止區康寧街 141 巷 3 號   
電話:02-2695 4942;02-2695 9881
傳真:02-2695 1734
E-mail:​kangninchurch@yahoo.com.tw

地理位置

交通指引

1. 公車
7、51、203、284、629、677、711、紅 2、藍 36 公車至經貿園區下車
2. 捷運
捷運東湖站 3 號出口,轉搭 203、629、711 公車至經貿園區下車
捷運昆陽站 1 號出口,轉搭藍 36 公車至經貿園區下車
3. 火車
搭火車至汐止火車站,轉搭 629 公車至經貿園區下車
搭火車至松山火車站,轉搭 203、629、711 公車至經貿園區下車
4. 開車
國道 1 號由南向北,請下康寧路交流道。左轉康寧路,右轉東湖路,右轉康寧街,左轉康寧街 141 巷。
國道 1 號由北向南,請下汐止交流道。
國道三號請下汐止交流道的南港那一道,右轉大同路,左轉中興路,右轉康寧街,右轉康寧街 141 巷。

水源教會

12/7/2016

 
Picture

教會簡史

教會設立:1993 年 4 月 18 日 
中崙教會自 1963 年開拓以來,相繼開拓中坡、東湖教會,並以水源教會做為設教三十週年的獻禮。
1991 年 9 月 8 日中崙長執會初議:以七星中會轄境為原則,由開拓小組積極物色地點。 經過多次勘察,選定了位於新台五路旁一棟七層雙併公寓建築的二樓做為開拓堂址。
雖然當時禮拜堂附近只有二、三棟大廈,但由於「造鎮計劃」十分具開發潛力,於 1992 年 3 月,中崙母會以約 969 萬元購置教會現址,貸款 495 萬,分 20 年償還。
1993 年 4 月 18 日 由七星中會派特會員與中崙教會及其子會在此地舉行「開設禮拜」,並派甫自神學院畢業的林琇貴傳道師駐水源教會負責開拓事工。
1994 年 11 月 6 日 於中崙教會長執會中決議組織水源教會委員會:母會派鄭興讓牧師、姚喜年長老與佈道所林琇貴傳道師、黃義祿兄、姚芳年兄、林睦幸姊六名組成水源教會委員會。
1996 年 4 月 7 日 由許榮豐牧師接任鄭興讓牧師的委員職。
1997 年 6 月 1 日 再增江木松兄為委員,共同為聖工努力。
1997 年 11 月 2 日 申請成立支會,1998年1月26日升格為支會。
1999 年 6 月 20 日 選舉第一屆長執,7 月 18 日長執就任(長老二名、執事三名)。
1999 年 9 月 27 日 升格為堂會。
1999 年 10 月 17 日 通過監選,聘任林琇貴教師為首任牧師。
1999 年 11 月 21 日 舉行獻堂、林琇貴教師封牧暨就任第一任牧師授職感恩禮拜。
2001 年 2 月 18 日 補選一位執事(劉子潮),並於 3 月 11 日就任。
水源佈道所開拓時母會沒有會友住在本地,又欠缺長期固定的種子同工,而最初的三戶會友以前也很少去教會,且傳道者本身缺乏牧會開拓經驗,乃是一面摸索,一 面學習。雖然有許多的失敗,卻也蒙主保守滿有恩典,並得到許多愛主兄姊的支援、同工、協助,才有今日的水源教會;尤其感謝母會在經濟上的支持,並給予極大 的發展空間。
期盼水源教會能夠傳承母會的開拓精神,積極參與 21 世紀的宣教,完成主的託付。 
異象:建構「水源教會文化」-喜愛上帝的話語、遵行上帝的誡命,成為「滿有主同在的教會」。
經文:約翰福音十四章二十一節 主耶穌說:「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
目標:使會友成為上帝喜悅的人──有清楚的身份認同(知道自己是上帝的產業、是屬上帝的人)
方法:明白聖經的話、遵行聖經的教訓、體驗生命的改變與更新。

聯絡方式

會址:新北市汐止區連興街 114 號二樓
電話:(02) 2648 6694 
傳真:(02) 8642 4373
牧師:蘇慧瑛牧師
https://www.facebook.com/shoeiyuanpc/


地理位置

交通指引

1. 火車
「台鐵汐科站」下車,從北站出口出站,再右轉直行。(「台北火車站-汐科站」區間車只要 15~20 分鐘)
2. 捷運
「昆陽站」下車(「板南線」往南港方向),轉搭藍 15 至「連興街口站」下車(同新台五路),過對街即到;或到昆陽捷運站對面,搭藍 22 至「汐科北站」下車(同縱貫公路)。
3. 公車
『縱貫公路』-「汐科北站」下車(站牌原名「下寮橋」)可搭公車 605、668、711、919、629(繞道東湖,較遠且多一段票)、藍 22(要到昆陽捷運站對面搭車);福和 1552、1556;基隆客運;社區巴士 7 路、12 路、15 路。
『新台五路』-「連興街口站」下車,過對街,聯邦銀行斜後面,安泰藥局樓上。公車藍 15、907、675、678、605(走新台五路);基隆客運;福和客運 1557;社區巴士 1 路、10 路)。
4. 開車
北二高:下新台五路交流道,過遠東世界中心(對面是東方科學園區),
由台北往基隆方向,第一個天橋左轉直行,聯邦銀行斜後方。
北一高:下汐止交流道,禮門街右轉大同路二段,過汐止國小往前直行,大同路二段 184 巷(即台鐵汐科站北站出口的巷子)左轉往前直行。
附近停車場:智興立體停車塔(由教會門口往消防局、運動公園、農會方向直行),每小時 20 元。汐科站停車場,每小時 20 元(假日每小時 30 元)。
圖片

2018年1月28日

圖片

2014年5月25日

社后教會

12/7/2016

 
Picture

聯絡方式

會址:22149 新北市汐止區福德一路 201 巷 3 號 1 樓
電話:02-2694 1005
傳真:02-2693 3979
E-mail:bise1021@hotmail.com

地理位置

交通指引

1. 捷運
搭板南線到昆陽站換公車藍 21、藍 23、藍 36,到台北奇蹟下車。在 OK 便利商店巷子內第三家。
2. 公車
紅 2、817 到社后派出所下車,走約 10 分鐘的路程。
284 到大汐止百貨下車,走約 10 分鐘的路程。
3. 開車
a. 北上走一高到康寧路口下交流道到紅綠燈向右轉,不要上橋,走橋下,沿著往汐止的指標走到中興路向右轉,到福德一路向左轉,看到 OK 便利商店,教會就在巷子內第三家。
往南走一高到汐止汐萬路下交流道,沿著汐萬路走到康寧街向右轉,再走到福德一路向左轉,看到 OK 便利商店,教會就在巷子內第三家。
b. 北上走二高到汐止下靠左側車到走,向左轉走新台五路往南港的方向走,到大同路再往北上的方向走到中興路向左轉,沿著中興路走到福德一路向右轉,看到 OK 便利商店,教會就在巷子內第三家。
教會所在社區的地下室可停車,每小時 20 元。

汐止教會

12/7/2016

 
Picture

教會簡史

教會設立:主後 1882 年 1 月 2 日
教會升格:主後 1906 年 1 月 1 日            
汐止,昔日稱「水返腳」,1920 年改稱為「汐止」。
汐止教會設立之初,即稱之為『水返腳教會』。 1872 年 3 月 9 日馬偕博士(偕叡理牧師)於淡水上岸遂展開北部傳道、醫療、教育等事工,1874 年偕牧師設立南港教會(昔稱三重埔),汐止信徒每主日必聚集後一同步行到南港禮拜,後因汐止信徒增多,再者,偕牧師亦於 1875 年設立錫口(松山)教會,居住松山地區的信徒即回錫口禮拜,所以,牧師在 1882 年 1 月 2 日廢止了三重埔教會,將禮拜堂內的設備遷至汐止,傳道高振先生亦奉偕牧師指示隨同至汐止牧會,此乃為水返腳(汐止)教會之始。
1884 年中法戰爭爆發,北部七所禮拜堂 被燒燬、搶劫,惟水返腳教會房屋係為租借非教會所有,會友又多逃避,故僅受內部設備之破壞而已,隔年 6 月中法講和,會友陸續回鄉禮拜,教勢日盛。1890 年 5 月 3 日水返腳禮拜堂落成,此乃眾信徒合力奉獻而成。1901 年北部教會為紀念偕牧師特擇定「水返腳」和「打馬煙」兩間石造的禮拜堂為『馬偕紀念禮拜堂』。
1961 年教會籌劃於原教堂前方再建新禮拜堂工程,1964 年 8 月新禮拜建造完成,至此汐止教會由前、後禮拜堂二棟建築物組成,教會在汐止地區肩負宣教傳褔音事工、由於汐止市位於台北市首都周圍,隨著城市發展外來人口日益增加,2005 年深感以舊有二棟一樓建物對發展社區褔音事已不敷使用、加上建物歷經百年及 46 年已屬老舊,所以有了重新規劃合併前後禮拜之重建計劃,目前重建階段已至營造發包、開工時期,預計 2012 年即汐止教會設教 130 週年時獻堂。
展望未來,期待新建禮拜堂完成,可以成為汐止車站商圈地標,也努力發展教會組織、造就會友信仰,讓教會軟、硬體皆有顯著進步,在汐止地區高舉耶穌救贖褔音,讓更多人藉著汐止教會認識上帝,分享主愛。

聯絡方式

會址: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二段 551 巷 2 號
電話:02-2641 2566 
傳真:02-2648 8514

地理位置

交通指引

中研教會

12/4/2016

 
Picture

教會簡史

教會設立:1988年1月31日
教會升格:1993年11月7日
簡 史 
本 教會係於1987年由南港教會陳錦根長老﹑劉堅望執事﹑莊克倫弟兄﹑陳錦彪弟兄等四位弟兄,為擴展南港地區福音之傳揚,於當年三月開始家庭聚會,籌備成立 教會。經過多次之禱告而後得上帝之帶領,租得研究院路二段十二巷一號為禮拜堂,於五月10日奉主之名開始,由吳義方牧師主理正式第一次之禮拜,然後邀請多 位牧師傳道,長老至本會輪流證道,八月23日起邀請由美返台之江法標牧師住本堂牧會。1988年元月8日經七星中會接納,加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七星中會為 直屬支會,元月31日中會派中會議長林肇燦牧師及中委至本堂主持開設禮拜,並派李約翰牧師為本堂小會議長,至1988年六月後李牧師因出國,中會改派林肇 燦牧師為本堂小會議長。六月底江牧師返美後,本堂向中會申請,於八月開始派羅啟宗傳道駐本堂牧會。羅啟宗傳道在本堂牧會至1990年七月屆滿兩年後,前往 南部教會牧會。八月起派林信俐傳道駐本堂牧會,及至1991年七月底林信俐傳道任滿一年向中會申請調動,並獲派往金包里教會。八月1日中會正式派任李世昌 傳道駐任本堂,並於八月29日由小會議長林肇燦牧師為其舉行就任典禮。
1989年二月18日成立「社區插花班」,參加的學員約有20名,特別聘請黃芳美老師為插花班老師。上課時間為週六下午兩點起。原禮拜堂的租約於1992年四月底到期,長執們另覓新居作為禮拜堂,找到研究院路二段11巷5號1樓的房子,乃於1992年三月17日簽約,22日交屋,經過一番整理,於六月底遷入,自七月開始正式於新址做禮拜。
1992年七月31日李世昌傳道任滿1年向中會申請調動,獲派至壽山中會牧會,同年八月1日,台灣神學院派神學研究所林伯壽同學至本教會協助聖工之推行, 至1993年六月30日結束。同年九月13日,應本教會申請,中會派陳福住牧師﹑許尚武長老來本會審查升格堂會的條件。並於十一月7日派許尚武長老來本教 會佈達升格堂會,至此本會正式成為堂會。
1994年二月起聘請陳重光牧師前來駐堂牧會,並於四月24日(主日)下午於本堂舉行獻堂暨首任牧師就職典禮。
1994年十一月20日(主日)成立「南福教會松年團契」,首任會長為盧昆山長老,副會長為郭宗德執事,書記為潘節子執事,顧問為陳重光牧師。
1995年十月7日(拜六)成立「社區日語班」,首期(十月至十二月)的學員僅11名,特別聘請莊美英老師任日語班老師,上課時間為每週六晚間八時起兩節。
1996年二月29日(拜四)上午10時召開「喜樂讀經班」籌備會於本教會,並於三月6日(拜三)上午「喜樂讀經班」正式成立,由本堂陳重光牧師帶領。時間是上午9點至10時30分,出席10人。
1996年三月2日(拜六)及5日(拜二)分別成立「社區書法班」及「社區國畫班」,1996年第一期(三月~四月)的學員分別是17名及10名,特別聘請魯漢平老師及賴淑慎老師任教。後來將這兩個班與「社區日語班」合併,改名為「社區教室」。 1996年七月11日到八月10日開辦「社區暑期快樂兒童營」,報名參加的國小學生達37名。有英語﹑日語﹑美術﹑作文﹑摺紙﹑陶土以及故事教室(宗教教育)等課程。
1987年,南港教會陳錦根長老﹑劉堅望執事﹑莊克倫弟兄﹑陳錦彪弟兄等四位弟兄,為擴展南港地區福音之傳揚,於當年3月開始家庭聚會,籌備成立教會。5月10日由吳義方牧師主理,於研究院路二段十二巷一號,開始正式的第一次禮拜。隨後曾邀請多位牧師、傳道、長老至本會輪流證道。8月23日起邀請由美返台之江法標牧師駐本堂牧會。 1988年1月8日經七星中會接納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七星中會直屬支會,1月31日中會派中會議長林肇燦牧師及中委至本堂主持開設禮拜,並派李約翰牧師擔任本堂小會議長。至1988年6月後李牧師因出國,中會改派林肇燦牧師為本堂小會議長。6月底江牧師返美後,本堂向中會申請,於八月開始派羅啟宗傳道駐本堂牧會。羅啟宗傳道在本堂牧會至1990年7月屆滿兩年後,前往南部教會牧會。8月起派林信俐傳道駐本堂牧會,及至1991年7月底林信俐傳道任滿一年向中會申請調動,並獲派往金包里教會。8月1日中會正式派任李世昌傳道駐任本堂,並於8月29日由小會議長林肇燦牧師為其舉行就任典禮。
1992年6月底遷入現址:研究院路二段11巷5號1樓。7月開始正式於新址作禮拜。7月31日李世昌傳道任滿1年,獲調動至壽山中會牧會。8月1日,中會派台神神研所林伯壽同學至本教會協助聖工之推行,至1993年6月30日結束。同年9月13日,應本教會申請,中會派陳福住牧師﹑許尚武長老來本會審查升格堂會的條件。再於11月7日派許尚武長老來本教會宣佈達到升格堂會,正式成為堂會。
1994年2月起,聘請陳重光牧師駐堂牧會,並於4月24日於本堂舉行獻堂暨首任牧師就職典禮。1997年4月6日,中會派溫宏欣牧師及高李麗珍長老前來主持陳重光牧師續聘監選。順利通過,任期六年(1997~2003年)。
1998年1月18日,定期會員大會中通過更改本教會名稱成為「中研教會」,並行文中會。經七星中會台基長(47)(星)委字第016號函覆:核准自3月1日起,正式更名為「中研教會」。
2003年4月27日,中會派中委王南傑牧師與謝慶和長老前來主持小會,討論陳重光牧師續聘事宜。會中陳重光牧師提出請辭,不再續任。2003年6月1日,中會派林榮任牧師兼任本堂小會議長。7月17日中會再派林榮任牧師與黃聖德長老為監交委員,順利完成本堂小會與陳重光牧師的離職交接。
2004年8月1日,中會派魏敏男傳道師駐本堂牧會,由小會議長林榮任牧師主持就任儀式,至2007年6月30日結束。
2007年7月15日中會派中委紀元安牧師、黃聖德長老主持監選聘任楊麗玉傳道師為本堂第二任牧師與監選牧師會員和會,完成本堂第二任牧師監選通過。8月1日起楊麗玉傳道師駐本堂牧會。10月14日於中研活動中心舉行封牧暨就任本堂第二任牧師授職禮拜,楊麗玉牧師任本堂小會議長。2010年1月17日小會公告:購買本會樓上四樓房屋一案和會通過。之後順利購得此房屋與裝修,同年7月1日牧師搬入與主日學教學使用。

錫安教會

12/4/2016

 
Picture

教會簡史

教會設立:1955 年 03 月 06 日
錫安教會於 1995 年元月 20 日由葉金木、黃六點牧師指導,並籌備設教事宜,於 3 月 6 日舉辦佈教開幕典禮。
1956 年 3 月一週年時,經濟自主,晉格為堂會。於 1957 年年初發起信徒購買堂址運動,會友熱烈響應,年底籌得新台幣 5 萬 6 千多元,購得現在禮拜堂基地 230 坪。1960 年 3 月由傳道部正式指派劉東輝先生為本堂首任傳道師主持聖工。
1962 年 1 月因意見不合有部分長執離去,留下來的會友仍努力不懈,按原計劃進行建堂工作,於同年 12 月 31 日完成,只有牆壁沒有屋頂的禮拜堂,成為可以看見滿天星光的露天的聖誕節,意義非凡。
1965 年 3 月鍚安教會10週年,遠東歸主佈道團佈道會。
1975 年 3 月錫安教會20週年,佈道、培靈大會。 為鼓勵教會青年就讀神學院,設立「錫安神學信徒獎學金」,先後有高集樂、林信明獲得獎學金,榮耀主名。1972 年至 1984 年年間,蘇光洋牧師熱心牧會, 教會會勢鴻展,會友驟增,對內對外都有很大的成就,榮神益人。教會 20 及 30 週年特刊都有蘇牧師的美好蹤跡。
1985 年 3 月鍚安教會 30 週年,當時的牧師是陳文雄牧師、兼任。舉辦鄰近教會詩班觀摩講習會,特聘陳茂生教授指導,計有永吉、永安、桃園貴格會、南港、週美、及錫安等教會參加。另舉辦感恩禮拜、書法比賽、愛餐會及培靈佈道大會。30 週年特刊有詳細的報導。
1995 年錫安 40 週年紀念的前夕,柯從心牧師離開錫安到基隆,他用了將近 10 年的時間牧養教會。此間教會的探訪、關懷工作是最成功的一環。全教會大大小小的名 字,在柯牧師的腦子裡有完整的名單,真是難得。松年事工也是柯牧師任內建立的。到現在仍然有很多的松年津津樂道。柯牧師積極培養人才,李昭儀長老擔任中會 教育事工,後來謝慶和擔任中會松年事工。
1996-1999 年錫安教會又遭遇了一段不很平順的日子。首先是教會因都市建設,土地徵收的關係,教會陷入雜亂無章,拆除部分必須就地整建,主堂部分也 全部重新裝潢。這 4、5 年間沒有正式的牧師,群龍無首,致使會友流失不少。所幸長執團結,會友向心力強,終於度過難關。在 2000 年 3 月 45 週年慶時已經 全部完成整建工程,並完成聘牧工作。這是對教會信仰先輩在天之靈最大的安慰。
錫安教會在 2005 年與眾教會一起慶祝50禧年,回顧過去的宣教歲月世上地的恩典與祝福,錫安子民並沒有讓歷代信仰前輩汗顏,我們完成舊的建築物的整修工程;我們也開始開放教會走入社區,積極投入社區的改造,以及福音的宣揚,因此我們與南港健康中心和忠孝醫院合作,一起來建造充滿活力以及安全、健康的社區努力;教會所做的社區服務以及對弱勢族群的關心,也普遍獲得里民的讚賞,然而我們並不因此而滿足,將繼續努力盼望錫安教會成為社區百姓的祝福。展望未來,我們有新的異象能繼續為主圖謀大事,成就上帝的國
錫安教會未來的展望與異象
1、聖殿的重建:教會的建築物已經使用 55 年,已經漸漸衰微,再加上空間使用不足,都讓教會發展受限,如今重建小組已組成,相信在 60 週年慶的時候,新的錫安教會將豎立在松山及南港地區
2、國語禮拜的更新:在教會支持下於 2000 年成立錫安樂團,其目的就是針對青少年做福音的宣教,如今國語禮拜都維持在 50-60 人之間,並且年年都在穩定中成長,為了突破現狀必須轉型,讓國語禮拜成為每一位信徒的安慰與幫助,並且積極鼓勵國語禮拜信徒參與教會服事工作。
3、門徒訓練課程:為了造就信徒的聖經知識以及信仰生活化,推動門徒訓練課程,造就基督精兵,才能在這個時代得到更多未得之民。 
4、組織的再造:團契太多、組織太細導致重複的人參與各項事工,盼望透過組織的精簡,使得人人都有服事的工場。 
5、聘青少年牧師:盼望有專屬的神職人員來關心青少年以及推動宗教教育事工,讓錫安教會的牧養工作走向多元,一起來成就上帝國的事工。

聯絡方式

會址:台北市玉成街 20 號
電話:02-2783 1891
傳真:02-2651 9877
E-mail:zion.church@msa.hinet.net
網 址:http://www.churches.org.tw/sevenstar/zionpct

地理位置

交通位置

1. 公車
203、204、205、256、276、28、306、311 綠、518、53、531、605、622、629、63、668、675、棕 1、藍 7,在「玉成里站」下車,沿玉成街步行約 3 分鐘即達。
207、212、240、261、270、279、281、284、51、藍 21,在「忠孝醫院站」下車,沿玉成街步行約 10 分鐘即達。
32、藍 21,在「捷運後山埤站(玉成街)」下車,沿玉成街步行約 10 分鐘即達。
207、212、270、281、51,在「捷運後山埤站(中坡北路)」下車,沿玉成街步行約 10 分鐘即達。
212、240、261、279、284,在「捷運後山埤站(永吉路)」下車,沿玉成街步行約 10 分鐘即達。    
2. 捷運
板南線後山埤站 4 號出口,直接進入忠孝東路六段 9 巷,遇玉成街後左轉步行約 10 分鐘。
3. 開車
路線1:請經由八德路自西向東行,經玉成街右轉 150 公尺即可抵達。
路線2:請經由忠孝東路自東向西行,經玉成街右轉 500 公尺即可抵達。
附近停車場:南港運動中心、遠雄新天地。

南港教會

12/4/2016

 
Picture

教會簡史

教會設立:1874 年 03 月 01 日
教會升格:1952 年 03 月
創設、撒種(主後 1874-1882)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南港教會於主後一八七四年由加拿大宣教師偕叡理牧師又稱馬偕博士(Rev.George L.Mackay)創設,在馬偕日記及馬偕致母會的報告書揭開了馬偕早期在「三重埔」(San teng po)傳教的經過,三重埔在清代所指甚廣,地名由來就是第三段未墾埔地之意,位於基隆河下游南岸即今南港,南港在清末日治台灣之前名「大加蠟堡南港三重埔」,馬偕於一八七三年十一月起開始於此三重埔地區傳道,於一八七四年二月二十四日馬偕等人再往三重埔傳道,並把泥土攪成泥漿敷在禮拜堂牆壁,大家協力獻工建堂,於一八七四年三月一日三重埔禮拜堂竣工,其禮拜堂可能位於今日南港三重路,即前台肥六廠右後方一帶,禮拜堂是土壁,裡面塗灰,非常清幽,當日感恩禮拜,禮拜中會友各講五分鐘一個接一個起來見證。
後來馬偕也常來三重埔做醫療及佈道,例如一八七七年九月一日,馬偕與嚴清華(A-hoa)來到三重埔就給三十一人施洗,並設立三名長老一名執事。三重埔禮拜堂設於南港,會友來自錫口(松山)、南港、水返腳(汐止)等地,一八七五年九月二十五日錫口設教會,錫口會友離去,留下會友居南港及附近者不多,而自水返腳來者為多,水返腳與南港相距六公里,水路、陸路可達,馬偕得會友之同意,遂於一八八二年一月二日將三重埔禮拜堂的設備(桌椅等)搬至水返腳,先假蘇六吉店鋪設立教會,而後四十六年之久,南港地區沒有禮拜堂.
栽培、建堂(主後 1928~1966)
至一九二八再開設講義所,由松山教會徐春生牧師兼任,隸屬松山教會為支會,一九三四年本會由北部傳道局直轄管理,並派首任傳道師林川先生駐任,林傳道隨即購置土地(今南港教會現址:中南街 113 號),並於一九三七年用竹根水泥建造禮拜堂,並立鯉魚石碑為紀念,奠定本會日後發展之基礎,這期間太平洋戰爭末期林傳道因疏開於一九四四年離職,又在空襲期間(1954-1955 年)本會由李雅各牧師(當時為傳道師)看顧。
台灣光復後第二年即一九四六年,由徐謙信牧師(當時為傳道師)接任,並在一九五二年三月就任為本會首任牧師,徐牧師夫婦在信仰造就與關懷事工上全力付出,深得會友敬重與感恩,這期間該竹根水泥禮拜堂曾崩壞迭有修建,且因狹小並常被白蟻侵害,乃於一九五七年復活節後拆除舊禮拜堂,得主內同道及親友資助於同年六月末奠基重建禮拜堂,再於一九六一年增建禮拜堂後樓並整修外壁及環境,於同年年底完成全部工程,於一九六二年一月十五日獻堂,建築費用共計新台幣貳拾貳萬元,七星中會第十一屆春季會議於同年一月二十九日假本堂舉行。徐牧師於本堂牧會直到一九六六年因前往日本深造而辭任,其前後於本會牧會長達二十年之久。
傳承、重建(主後 1966-2006)
徐謙信牧師離任後,歷經陳儀明牧師(1966-1969)、莊賢道牧師(1970-1973) 、鍾澄霖牧師(1978-1981)牧會,鍾牧師離職後一段時間無專任牧長,直到 1986 年 5 月 25 日聘請蘇光洋牧師牧會,1989 年 9 月 5 日蘇牧師蒙主恩召。1990 年 9 月 9 日聘王王憲雄牧師牧會至 1994 年 3 月,1996 年 11 月聘請李文玉牧師牧會至 1997 年 9 月,2002 年 8 月聘蔡紹雄牧師牧會至 2004 年 1 月,2004 年 8 月向中會申請派吳淑慧傳道師牧會到 2006 年 1 月。自 1966 年至 2006 年前後四十年之久,歷經八位牧長本著上帝所賦予不同的恩賜牧會於本會,雖在牧長專任牧會的時間銜接上斷斷續續,但教會運作從未中斷,各項聚會與活動照常進行,這期間有神學生的幫忙、有忠心長執的看守、會友信徒的參與,也有小會議長或牧長的指導,但更相信其背後上帝的憐憫與眷顧,讓本會仍代代相傳.
本教會禮拜堂擬再重建異象始於一九八二年,.惟對於重建之規模歷經多次長執會與會員大會討論遲未能定案,直到一九八八年二月二十八日會員大會始表決通過由建堂主任委員林姚幼長老所提重建規劃設計案,預定將原有牧師館及教堂全部拆除,於建築法規許可範圍內將教會土地做最大限度開發,以重建為一完整綜合宣教大樓,經定案後旋即著手申請建築執照、取照及工程發包等事宜,於一九九O年二月十日拆除原有的禮拜堂動工興建,在神的祝福及王憲雄牧師帶領之下於一九九二年三月三十一日順利完工,全部工程費及設備費等共計新台幣二千五百六十六萬八千七百五十一元,奇蹟似的籌措完成並如期付款,於一九九二年五月三十一日舉行獻堂感恩禮拜,其中見證的是本會會友的信心與神依據信心容量所賞賜的祝福。
開展、向前(主後 2007 起)
 二OO七年一月一日許榮豐牧師到任,一月十四日授職就任,許牧師受全體會友的愛戴與期許,朝建立一個合上帝心意、信望愛相連結的教會,並面對整個南港地區大環境的變遷,教會勇於面對挑戰,於 2008 年會員和會中提出南港教會三年更新運動,即禮拜更新、聚會更新、組織更新、人力更新與設備更新,期待在聖靈的帶領下,向前開展。2009 年慶祝設教 135 週年舉辦 135 週年紀念標誌徴選、發行紀念 CD、紀念碑立碑、音樂詩歌見證會、發行紀念特刊等活動,並於二00九年三月一日在感恩禮拜與感恩茶會中見證上帝的恩典。

聯絡方式

會址:台北市中南街 113 號
電話:02-2788 2149
傳真:02-2783 6540
E-mail:nk27882149@yahoo.com.tw
網 址:http://tw.myblog.yahoo.com/pctnk-27882149/

地理位置

交通指引

1. 捷運
板南線「南港站」下車,2 號出口往國家文官培訓所方向步行約 15 分,或轉乘 212(直行)、270、藍 25、小 6,直行忠孝東路至國家文官培訓所站下車。
文湖線「南港展覽館站」下車,延研究院路二段方向步行約 10 分,看到忠孝東路七段時走天橋右轉,步行約 3 分看到中南街左轉。
2. 公車
從忠孝東路可搭乘之公車:212、270、藍 25、小 6,在「國家文官培訓所站」或「誠正國中站」下車。 
從南港路來可搭乘之公車:205、276、306 在「誠正國中站」下車。
從三重路或內湖過來可搭乘之公車:620、645,可在「誠正國中站」下車。
籨三重路或從東湖來可搭乘之公車:203、藍 12、281。
在南港路上的在「南港站」下車走中南街。 
從汐止方向可搭乘之公車:605、藍 15、藍 23,在「南港國小」下車。
3. 開車
北上者,於北二高由中央研究院出口下 ,經過中研院後直行研究院路,至忠孝東路口後左轉,前行約 100 公尺。
由基隆南下者,可由汐止交流道下,往中研院方向,再右轉忠孝束路七段,前行約 100 公尺,至中南街右轉。

週美教會

12/4/2016

 
Picture

教會簡史

教會設立: 1962.10. 25
教會升格: 1965.07.09
週美地區本名洲仔尾,位處內湖區的東南角,由於基隆河環繞,與松山、南港隔河相望。1948 年 2 月「成美吊橋」(原名長壽吊橋)竣工之前,與松山往來,僅靠渡輪,交通很不方便,早期住戶不多,大都以農為業,多數人靠栽種蔬菜、竹筍維生,「蕃薯種」是本地的名產。1964 年 5 月麥帥一號橋和麥帥公路開通;1976 年 6 月成美橋完工通車,交通改善,遷入者日漸增多。
週美地區原有信徒僅三戶,均於松山教會禮拜,後分設錫安教會時,會友增至八戶。有鑑於週美地區已漸開發,人口不斷增長,雖民風純樸,但迷信至深,極需傳播基督福音,加上當時對教會會務有些不同的看法,乃於 1962 年元月 7 日部分信徒自錫安教會遷出,並借用莊根茹長老么子莊頌德弟兄住家之客廳及前院成立佈道所,舉行第一次禮拜,之後相當長的時間,也借此做為教會聚會的場所。1962.09.21 教會向七星中會申請成立堂會,並於同年 10 月 25 日,正式訂為設教紀念日。
教會初期,財力人力皆顯拮据,但卻都能在主裡大發熱心,同心協力,全心投入。早期的主日學每週都常有七十多人,第一次的夏季學校即有一百五十名學生。教員、青年多方招募學生;教會場地不足,所有當時附近的會友家庭客廳幾乎都被徵召開放做為主日學教室,教會隔壁的莊復生長老、對面的張期華長老、施燦華長老家都曾提供,尤其白王滿姐妹長期提供住宅和花園供主日學使用,助益良多。
1962 年 11 月 18 日選舉第一屆長執,
長老:高天賜、莊根茹、陳來成、廖邱昭;
執事:莊復生、施燦華、廖阿桂、莊讚恩。
1965 年購置位於麥帥公路旁的約 116 坪土地做為教會建築用地;
1974 年 6 月購置位於新明路 380 巷 4 弄 5 號 3F 的公寓做為禮拜堂;
1978 年 10 月購置西側相連的公寓做為教室或牧師館。
週美教會立足週美地區已四十餘年,雖一切從零開始,且無母會可支援,感謝主一路的帶領,目前七層樓的新堂興建業已完成。唯一美中不足的,我們一直沒有牧者能長期牧養。在四十多年的歲月當中,超過一半的時間沒有駐堂傳道人。
求主繼續恩待週美教會,安排一位真正有使命,願意長期委身週美地區的牧者,能牧養教會、關懷社區,讓週美教會真正能成為週美地區的祝福。

聯絡方式

會址:台北市內湖區新明路 380 巷 15 號
電話:02-2792 0146
傳真:02-8791 4106
E-mail:choumei.church@gmail.com

地理位置

交通指引

1. 捷運
板南線後山埤站,玉成街出口(步行 10 分鐘)
2. 火車
松山車站,北口往八德路方向出口(步行 10 分鐘)
3. 公車
新明路「週美里站」:53、256、531、紅 25、棕 1。
新明路 298 巷「週美里站」:63、204、207、518、藍 7。
環東大道(南京東路六段)「南京舊宗路口站」:棕 9。
4. 開車
(1). 南京東路往基隆方向,過麥帥一橋第一個紅綠燈路口轉慢車道,再過紅綠燈(新明路 426 巷)後第一個巷口即達。
(2). 高速公路內湖交流道下,往南港方向至新明路右轉,再到 380 巷右轉即達。
教會有停車位 5 個;附近路邊可停車。建議停在舊宗路大賣場區,或新明路 371 號停車場。
<<上一步

    台北四區教會

    全部
    中坡教會
    中研教會
    南港教會
    吳興教會
    康寧街教會
    成德教會
    松安教會
    松山教會
    水源教會
    永吉教會
    永安教會
    汐止教會
    社后教會
    週美教會
    錫安教會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七星中會
​
Sevenstar Presbytery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wan


Hours

M-F: 9am-5pm

Telephone

(02) 2363 5546

Email

sevenstar1952@gmail.com
aeng1973@gmail.com
  • 首頁
    • 關於我們
    • 組織架構
    • 聯絡我們
  • 部會
    • 中委會
    • 傳道部
    • 教育部
    • 財務部
    • 教會與社會部
    • 校園事工部
    • 職場事工部
    • 大眾傳達部
    • 婚姻部
    • 性別公義部
    • 松年部
    • 婦女事工部
    • 財團法人
    • 牧傳會
    • 厝邊有愛協會
    • 中會其他組織
  • 最新消息
    • 中委會最新消息
    • 各部最新消息
  • 星中通訊
  • 新聞活動
  • 教會巡禮
    • 台北一區
    • 台北二區
    • 台北三區
    • 台北四區
    • 基隆區
    • 蘭陽區
    • 教會分布地圖
  • 歷史資料
  • Facebook
  • Flickr相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