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中會
  •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Facebook
    • Flickr相簿
    • Blogspot部落格
  • 活動
    • 中委會消息
    • 存檔 >
      • 活動存檔
      • 2019~2016
      • 2020年活動
      • 影音
      • 網站編輯目錄
  • 2020照片
  • 組織
    • 中會議會 >
      • 2020/11/16七星中會第70屆第一次會議(濟南教會)
    • 中委會
    • 傳道部
    • 教育部
    • 財務部
    • 教會與社會部
    • 校園事工部
    • 職場事工部 >
      • 2020/10/8職場事工部部會第四次在榮星教會
      • 2020/10/20約書亞學院聚會討論
    • 大眾傳達部
    • 婚姻部
    • 性別公義部
    • 松年部
    • 婦女事工部
    • 財團法人 >
      • 2020/9/28七星中會財團法人房地產巡禮
    • 牧傳會
    • 厝邊有愛協會
    • 中會其他組織
  • 教會
    • 台北一區
    • 台北二區 >
      • 2020/10/19七星中會北二區第五次區會在仁愛教會
      • 2020/11/01大安教會張主藤牧師就任禮拜
      • 2020/11/07城東教會感恩音樂會
    • 台北三區
    • 台北四區 >
      • 2020/10/25信義教會陳啓宏牧師就任禮拜
    • 基隆區
    • 蘭陽區 >
      • 2020/10/31礁溪教會
    • 教會分布地圖
  • 星中通訊
  • 性騷擾申訴

活動報導

大傳部舉辦聖詩研習基隆兄姊熱情參與

26/7/2018

 
大傳部舉辦聖詩研習基隆兄姊熱情參與   賴德卿 牧師
五月十九日(六)七星中會大傳部與總會教會禮拜與音樂委員會、基隆教會合辦「聖詩研習營」,得到基隆地區兄姊熱情參與,各教會均派代表參加,一共有80位教會音樂服事同工參與赴會。本日主講者為教會禮拜與音樂委員會委員陳淑芬老師、陳治仁牧師,陳淑芬老師是台灣神學院音樂系主任,也是音樂博士,陳治仁牧師是關西教會的牧師,也是資深教會音樂專輯製作人,他們很努力的帶領大家,進入聖詩豐富美好的內涵。

本日的聖詩研習是以2009年出版的教會聖詩為教材,以禮拜的方式,一起吟唱聖詩,介紹了「榮光歸佇至高上帝」、「懇求聖神今降臨」、「當聖神佇我的心」「疼痛聖神,阮歡迎祢 」……等數十首聖詩,這些歌有些耳熟能祥,有些較為陌生,但是都非常好聽,也很好學習,讓會眾心靈受感動。也突破大家的原本印象:「新聖詩不好唱」「舊聖詩比較好聽」「學新聖詩很麻煩」。其實,無論新、舊聖詩,都是上帝感動聖徒所做,都是美好的信仰見證。只要用心聆聽,口唱心和,很容易就融進情境中,自然而然就學會了。

在這個禮拜為形式的聖詩研習營,邀請許多在場的牧師一同服事祈禱,每個唱詩的段落,牧師作回應的祈禱,非常貼切。陳治仁牧師領唱聖詩,聲量輝宏,很有感染力。全場由基隆教會牧師娘劉香蘭司琴;陳淑芬老師並帶來許多樂器搭配示範,讓聖樂服事更豐富,音樂水準非常高。讓大家深覺如沐春風。

會中休息片刻,教會禮拜與音樂委員會幹事賴德卿牧師,介紹總會客宣新出版的「客來愛讚美」兒童客語詩歌CD,這是以客語聖詩為主,由關西教會兒童詩班演唱,陳治仁牧師為製作人的高水準作品,雖然是客語,也很好聽,有了所附送的精美歌譜本對照,幾乎都聽得懂,歡迎喜愛母語的兄姊珍藏。歡迎向總會客宣購買。

大傳部長楊新造牧師盡心盡力,一大早就協助點心準備,讓大家在休息的時候,互相交陪、分享聖樂服事的心得,也特別感謝基隆教會在場地音響的配合,讓聖詩研習熱鬧完成。 

採訪第一教會鄭國展牧師

26/7/2018

 
退任牧者介紹 >> 採訪第一教會鄭國展牧師
態度決定高度  王豐榮 牧師
鄭國展牧師將於7月22日於第一教會退休,牧養39年經歷四間教會:瑞芳教會2年4個月、豐東教會6年4個月、草屯教會10年9個月、第一教會19年7個月。7月19日大傳部透過影像記錄採訪鄭牧師,分享四個部分:1.生命經歷牧會歷程。2.回顧當牧者的呼召。3.給年輕牧者的勉勵。4.都會牧養的挑戰。
 
1.態度決定高度:
牧會心態很重要,態度決定高度。當牧師要有大同牌的精神:一通電話服務就到。面對教會的衝突要有日立牌的精神:最高品質靜悄悄。關心會友是隨時接聽會友電話,有需要牧師馬上就到,當會友需要牧者的時候我們可以陪伴在他們身旁。面對教會的衝突,我們不要再去傳言,安靜下來。教會要能和諧和好,才有辦法對外傳福音。
2.當牧師要快樂:
當牧師要快樂,成為上帝的僕人要快樂。我們如果只有牧人,會牧的很痛苦,因為每個人很難去駕馭,連我們自己就很難駕馭了如何去駕馭別人?我們成為上帝的僕人,就是聽上帝的,讓上帝駕馭,上帝要我們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這樣會做得很快樂。
3.不談獻身、不談呼召、只談如何做僕人:
當我們說自己的獻身與呼召時,我是否在生命中有那麼神聖高超?不如學習做一個僕人的精神,用生命成為一篇講道篇。過去在瑞芳教會曾經下雨天穿雨衣去探訪會友,讓會友感動。以親身服事教會的精神,帶領弟兄姊妹一同參與服事。牧者需要有自律的精神,沒有人去約束牧者,只有牧者要自我謹慎,對上帝負責。
4.與弟兄姊妹成為好朋友:
星期天我是牧者,您要尊重牧者,星期一到星期六我們都是好朋友,互相談心。牧者要有開朗包容的個性,開會是開會,結束之後就不要再記住會議中的不愉快。因為我們要一起快樂服事,不要讓意見不同成為我們不能同工的阻力。鄭牧師分享十分精彩,讓後輩受益良多,詳細內容歡迎至YOUTUBE
聆聽完整採訪。網址 https://youtu.be/NgBRXm8hw9o

立足聖道的創意禮拜  台灣神學院 陳琇玟副教授

26/7/2018

 

受造的人與三一上帝之間最單純的關係就是愛與敬拜。敬拜(禮拜)是雙向的行動,上帝主動藉著基督啟示自己,人們藉基督對上帝回應,關係愈深,愛與敬拜就更豐富多元。2017年四月、六月我先後出版了《立足聖道的創意禮拜》(以下簡稱《立足聖道》)和《立足聖道的創意禮拜實用手冊》兩本關於禮拜和教會音樂的書。
 
遇見上帝的禮拜意涵
宣教師馬約翰牧師為書寫序---禮拜可以有不同的風格形式,但每個禮拜背後的驅動力同為遇見上帝。禮拜是每週門徒訓練中最重要的時刻,藉此我們被提醒上帝是創造者、救贖主和維繫者,我們是基督的門徒。藉著由上帝而來的想像力,聖靈引導、邀請我們進入全然美善的上帝面前。
 
為何禮拜需要創意?
「禮拜是再造(re-create),及再呈現(re-present)歷史事實」,透過人與上帝同工,禮拜中更深領受從上帝而來的豐盛生命。人有上帝的形象,所以有創造力可持續創造;人也是受造物,因此可以彰顯祂的榮耀。
禮拜學、聖詩學學者駱維道牧師說:「禮拜的對象是無限的上帝,故有無限的可能性。因應時、空、禮拜成員背景、情境、目的、主題之不同,需要做適當改變。」禮拜使我們反省人生處境的意義,表達與上帝的關係,因此當今的境遇、事、物、議題,以今日的話語、藝術、音樂、象徵表達出來。
 
為什麼禮拜需要多元化?
禮拜總是具有在地情境相關性,如同基督道成肉身進入每一文化情境,我們的禮拜必須對我們在台灣的情境說話。禮拜亦具有普世性,因為我們也是普世教會的一份子,可以分享普世教會群體所領受的祝福。
因為教會是基督的身體,信徒互為肢體,上帝賜下不同恩賜,但皆以基督為首,配搭合適來榮耀上帝,「多元合一在主裡」的呈現即此真理的印證。因此我們以多樣的感情、內容…來懷抱教會男女老幼,讓不同的個體、族群受接納,也能按他們從上帝所領受的來回應上帝。
 
禮拜設計的精神
上帝的啟示有其一脈相傳的延續性與時代性,因此今日的禮拜一方面奠基於歷代教會傳承下來的寶貴遺產,一方面領受上帝在不同時空對我們的啟示,設計出與救恩歷史事件息息相關,以基督為中心的禮拜。(《立足聖道》前言p.22)
設計禮拜,在真理方面必須有穩固的根基,必須做整全與平衡的思量-----客觀真理與主觀感受,個人與群體,傳統與現代詩歌,本土文化與普世藝術,不斷跨越邊界,拓展視野,深化靈性,反映上帝形象,讓上帝國臨到我們中間。(《立足聖道》第一章P.7)
 
贏回這代青年與時俱進的禮拜
美國哲吾大學(Drew University)神學院院長Leonard Sweet的著作《後現代朝聖之旅》論及教會如何引導活在網路虛擬世界、後現代思潮的這一代走上認識神的道路。Sweet用"E-P-I-C"提出教會要掌握四個原則:Experientially可體驗的,Participatory可參與的,Image-Driven具像呈現,Connected跨領域跟生活聯結的。
其實這正是約翰一書1:1使徒約翰所說:「論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期盼結合感官知覺運用的禮拜,幫助這代青年在其中眼觀、耳聽且細細品味,受呼召,用理性、意念來愛主!
 
如何設計禮拜
我的建議:
• 和講道者先對話,從主題經文出發。(參考《立足聖道》第一章P.12)
• 思考禮拜程序中每一部份,如何依禮拜信仰意涵、依經文脈絡、故事之進展環環相扣,讓整體程序成為一篇信息。
• 顧及禮拜的三個要素:歡慶、奧秘、理性
• 宣召(call to worship)、讀聖經方式的變化(《立足聖道》第五章)
• 善用多元音樂形態,參考《立足聖道》第二、三、七章。例如無歌詞、好的器樂演奏,引領會眾體驗上帝的美善。詩歌具語言的啟示,節奏、旋律增加歌詞的動力,表達信仰的記號,歌以載道。
• 善用視覺、聽覺藝術、戲劇、象徵語言…帶來多元、具象的感動。(《立足聖道》第七、八章、《實用手冊》第八、九章)
• 善用文字:禮拜程序運用週報加以解說…聲音之外的力量。
• 多默想、多禱告。
• 善用各種語言,接納不同文化族群,體驗百體都連結於基督。
• 善用肢體語言、舞蹈…深化敬拜者的參與。(《立足聖道》第八章)
• 善用空間布置、安排(《立足聖道》第八章)
• 適度應用投影片。
• 增加會眾積極參與性(《立足聖道》第一章P.14)
• 盡量包含四個特質:互動式的、跨世代的、令人感興趣的、激勵人心的。
• 剛開始嘗試設計,可以只挑選一、兩項來運用,例如由教堂後方吟唱「宣召」,或找青年參與角色讀經。
 
結語
禮拜設計必須立足聖道才能帶入敬拜的真義。真理與創意應用在禮拜中互為表裡,讓聖靈用禮拜轉化我們效法基督,進而更新我們與上帝、人和大自然的關係。
設計禮拜一定要從當日主題經文出發,選擇合宜的詩歌來承載話語,牧師和音樂人得同心同工讓禮拜更豐盛得力。我的管風琴老師John Walker博士為我寫的序言說:「早在猶太人的聖殿敬拜中,上帝的話就是藉著拉比(宣講者)和領唱者(歌唱者)傳達,吟唱希伯來文經文的領唱者和拉比一同分擔禮拜的領導職責。同樣的,在基督教禮拜中,詩班指揮和司琴如同傳道人的夥伴,一同分擔禮拜的領導職責。」
最後,切記上帝在乎我們敬拜的態度勝過禮拜的形式。
「上帝是個靈,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Spirit)和誠實/真理(truth)拜祂。」(約4:24)。

貼標籤  撒母耳記上16:1-12 沈俊成牧師

26/7/2018

 
我們喜歡標籤。他們讓生活更方便。如果一個瓶子上寫毒藥,它可以讓我的生命避免危險。如果上面寫說無麩質,那麼對一些人來說是安全的。標籤可以幫助我們對某些事情很快做出決定,這很好。問題是我們喜歡在人們身上貼標籤。當然,有些標籤是好的,我們身上應該都要有一張基督徒的標籤。但大部分的標籤,都將人分類、選邊站。
  可口可樂有一則廣告,找六個人在黑暗中對話,燈亮時,大家都很驚訝彼此的外貌,跟在對話中想像不同,最後這六位都拿到一份禮物,就是可口可樂,但是上面沒有印任何可口可樂的字眼,只有一面印了一句話:「標籤是用在罐子上,不是用在人上。」我們很容易標註某人,然後根據我們對該標籤的理解來表現,這並不奇怪。進入網路時代,我們從標籤(Label)進化到標註(Tag),在網路世界中,Tag某人,成為很自然的事情。
  我藉著這段經文來思考這個部分。我們來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大衛的一生,看他的故事中如何表達:「不要給我貼標籤!」
 
一、標籤將人們限縮於某個目的
  撒母耳到耶西的家,耶西將他七個兒子站一排。撒母耳看第一眼,說:「站在上主面前的這個人一定是他所選立的。」當撒母耳看到以利押時,他看到他認為是國王的外表。因為當初在選立掃羅做王時,聖經說:「掃羅是一個英俊的少年。比任何以色列人高出一個頭,也更英俊。」(撒母耳上9:2)當我們給人貼標籤時,在我們的腦海中,我們會將他們限縮於―為我們生活中的特定目的來服務的對象。
  有一些標籤很有用。你是老師,你會教我的孩子。你是一名醫生,你會醫好我的疾病。有些標籤是這樣運作的:你很漂亮,讓我感受舒服。有些標籤是這樣運作的:你很懶惰,我不要幫你。你我不同派,你應該離開。撒母耳心裡說:你高大英俊,你會成為一個偉大的國王。所有的標籤中一致的是,每個人都被簡化作可以使用和操縱的對象。
 
二、標籤是靜態的,但人們在上面加工
  大衛不是撒母耳為王所做的標籤。耶西叫他七個兒子都從撒母耳面前經過,撒母耳說:「你還有其他的兒子嗎?」耶西可能像柯P一樣抓抓頭髮說:「好吧,還有個小的,現在放羊。」撒母耳說:去叫他來。這個年輕的牧羊童進來,名叫大衛。
  你可能知道大衛一些故事。他是打敗歌利亞的人,這顯明對大衛生活的主要觀點,正如在撒母耳記下卷所描寫的一樣。他從這個年輕、充滿活力、勇敢、正義的年輕人開始,他能夠用一個投石器擊敗歌利亞。他是一個謙虛的人。即使他知道上帝選擇了他,他也不會反抗掃羅王,或強迫自己坐王位。他是一個有能力的領導者,帶領他的百姓得勝與和平。如果我們要給大衛貼標籤,你會寫什麼?謙卑?勇敢?虔誠?
  然而,他的故事仍在繼續。同一位大衛,有一天在殿院對面看,看到一個美麗的女人。她已經嫁給大衛軍隊的勇士。這並不能阻止大衛,他叫她入宮,然後把她的肚子搞大,然後陷害她的丈夫死在戰場。你現在怎麼給他貼上標籤?姦夫?兇手?騙子?罪人?
  然後我們來看詩篇第51篇說:「上帝啊,求你給我創造清氣的心,使我的內面有換新正直的神。」這篇詩篇,是在大衛對拔示巴所做的事情被揭發之後寫的。你現在怎麼給他貼上標籤?失敗?懺悔?雙面人?真實?
  這是關於標籤的事情。它們是靜態的。像是手機的截圖,只能告訴人們一生的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小部分。
 
三、標籤只在表面上,但真相卻在裡面
  福音書中耶穌對貼標籤有何看法。耶穌被指責作違反律法的人,因為他在安息日醫治人,安息日不應該做任何工作。耶穌的回應是什麼?「如果人在安息日行割禮,目的是維護摩西的法律,那麼,我在安息日使一個人完全恢復了健康,你們又為甚麼責怪我呢?不要根據外表斷定是非,要按照公正的標準來判斷才是。」(約翰福音7:23-24)
  我們來好好思考。耶穌是一個無家可歸的人,被團體中有影響力的人看作是違法者。如果那種人要來到我們的教會,我們會怎樣接待他?
貼標籤很容易,而且它使生活變得便利。但我們從這段經文可以找到停止貼標籤的方法:停止觀看,然後開始聆聽。
  上帝對撒母耳說什麼?他告訴撒母耳去耶西的家,當撒母耳遇到新的王時,上帝會告訴他。但撒母耳做了什麼?聖經說,撒母耳看見以利押,心裏想就是這個人了。他看著他,貼他的標籤。他沒有聽上帝的意見。上帝的重點是聆聽。聆聽上帝的真理,就像上帝通過這段經文講話一樣,同時也讓上帝通過其他人對我們講話。
  當我們在別人身上貼標籤後,你聽不到對方的聲音。你是那邊的人,你別假了,我都知知啦!我們投票也是一樣,看到票多的一邊,接續的票都灌下去。無論你在這個信仰團體或是其他團體中,試著不要看表面。把你的標記放在一邊,不要貼標籤。試著聽那個人所講,聽聽上帝所說的話。
 

    封存檔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七月 2018
    五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十一月 2016
    九月 2016
    六月 2016
    五月 2016
    一月 2015
    十月 2014
    十一月 2013
    六月 2012
    四月 2011
    八月 2010
    七月 2010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七星中會
​
Sevenstar Presbytery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wan


Hours

M-F: 9am-5pm

Telephone

(02) 2363 5546

Email

sevenstar1952@gmail.com
aeng1973@gmail.com
  • 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Facebook
    • Flickr相簿
    • Blogspot部落格
  • 活動
    • 中委會消息
    • 存檔 >
      • 活動存檔
      • 2019~2016
      • 2020年活動
      • 影音
      • 網站編輯目錄
  • 2020照片
  • 組織
    • 中會議會 >
      • 2020/11/16七星中會第70屆第一次會議(濟南教會)
    • 中委會
    • 傳道部
    • 教育部
    • 財務部
    • 教會與社會部
    • 校園事工部
    • 職場事工部 >
      • 2020/10/8職場事工部部會第四次在榮星教會
      • 2020/10/20約書亞學院聚會討論
    • 大眾傳達部
    • 婚姻部
    • 性別公義部
    • 松年部
    • 婦女事工部
    • 財團法人 >
      • 2020/9/28七星中會財團法人房地產巡禮
    • 牧傳會
    • 厝邊有愛協會
    • 中會其他組織
  • 教會
    • 台北一區
    • 台北二區 >
      • 2020/10/19七星中會北二區第五次區會在仁愛教會
      • 2020/11/01大安教會張主藤牧師就任禮拜
      • 2020/11/07城東教會感恩音樂會
    • 台北三區
    • 台北四區 >
      • 2020/10/25信義教會陳啓宏牧師就任禮拜
    • 基隆區
    • 蘭陽區 >
      • 2020/10/31礁溪教會
    • 教會分布地圖
  • 星中通訊
  • 性騷擾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