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872 年

加拿大長老教會海外宣道會派遣馬偕博士來台灣宣教。


1904

獲得加拿大母會同意,為達「自立、自養、自傳」目的成立 「台北長老中會」(後改稱「北部中會」)有陸續七、八個教會成立。

1938年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前夕,台北長老中會為要各地區均負起責任,乃決定將北部中會分割為台北中會(草嶺以西至坪頂以北)、新竹中會(坪頂以南至大甲溪以北)、東部中會(草嶺以東至台東)三個中會。再經過兩年1940年5月21日此三中會在「台北神學校」講堂創立首屆「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會」。

 

1952 年

2月召開第六屆北部大會,議案第四條議決將台北中會一分為二,名稱則以轄區內最具代表性的地理標誌「七星山」與「淡江」(新店溪、大漢溪、淡水河流域)為名,將台北中會分割為「七星中會」和「淡江中會」(後改為台北中會)兩個中會,並將原屬東部中會的蘭陽區,經東部中會提議准予分割出來併入七星中會。同年4月24日在中山北路之台灣神學院禮拜堂召開第一屆七星中會議會,轄區包括台北市中山北路以東,基隆和蘭陽地區。

 

為什麼稱「七星」

「七星」名字的由來,乃是 1952 年 2 月召 開第六屆北部大會時,當時的台北中會是以大台北地區為主,包括基隆;而蘭陽區仍屬東部中會。該屆大會議案第四條有關台北中會一分為二,眾議員贊成通過;名稱則是因為在此轄區內,最具代表性的地理標誌就是淡江(新店溪、大漢溪、淡水河流域)與七星山,因此以「淡江中會」和「七星中會」命名之。只是在該次議會 中,東部中會提議准予分割該中會,將蘭陽區會併入七星中會,大會接納之。

與總會的關係和參與

1945 年二次大戰結束後,南北教會除了快速回復各項事工及收復教產之事宜外,活耀的青年事工及異象促成 1949 年「台灣基督教奮進協議會」通過「南北合一基本方案」,並且在 1951 年經南北二大會分別接納通過,於同年成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由於總會事務所就在七星中會轄區內(無論是早期的長春路或 1985 年後的羅斯福路),因此在總會 50 年歷史中可看到,無論是人才的投入、經費的負擔、各項事工的配合,七星中會在全國 20 個中會、6 個區會裡,是數一數二的;若再加上中會直接參與管理的機構、事業,更是提供總會各層級在定期與特殊情況之需要,並全力協助之。

上帝賜給七星中會有豐富的大都會資源和美麗的基隆、蘭陽民風,歷代信仰前輩更是留下許多美好的見證與典範,願我們在慶祝中會成立第 60 週年,在這 21 世紀多元化的今天,能夠一起腳踏先人足跡,委身於各樣福音事工。

七星中會歷史簡介

一、七星中會歷史

七星山約在七十萬年前開始噴發,頂部原有一噴火口(為破火山口地形),但在 火山噴發結束後被侵蝕成七個大小不一的山頭。台北的先民們沿淡水河入墾,發現 頭上這七個山頭,如同放置在峰頂的七顆星,於是這七座小峰就變成了七星山名稱 的由來。據說,大清時期台北建城,北門和西門兩城門間的城牆線是對準七星山頂 而建的。日本時期的行政區劃分,台北州下已設有七星郡。

1872 年加拿大長老教會海外宣道會派遣馬偕博士來台灣宣教,馬偕牧師當時與 1865年先到台灣南部宣教的英國長老教會約定:大甲溪以北為北部教區,屬加拿 大宣教區,大甲溪以南為南部教區,屬英國宣教區。1904年獲得加拿大母會同意, 為達「自立、自養、自傳」目的成立「台北長老中會」,後改稱「北部中會」。但日 本時代教會受限傳教活動,教勢進步緩慢。1938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前夕,北 部中會為要各地區均負起責任,乃決定將北部中會分割為台北中會(草嶺以西至坪 頂以北)、新竹中會(坪頂以南至大甲溪以北)、東部中會(草嶺以東至台東)三個

 中會。再經過兩年1940年5月21日此三中會在「台北神學校」創立首屆「北部台 灣基督長老教會大會」(簡稱「北部大會」)。1945 二次大戰終戰後,教會青年在各方面的活動使教會充滿活力,教勢大振。 1952年2月召開第六屆「北部大會」,議案第四條議決將「台北中會」再一分為二 ,名稱則以轄區內最具代表性的地理標誌「七星山」與「淡江」(新店溪、大漢溪、 淡水河流域)為名,將「台北中會」分割為「七星中會」和「淡江中會」(後又改 為「台北中會」)兩個中會。並將原屬東部中會的蘭陽區,經東部中會提議准予分 割出來併入七星中會。同年4月24日在中山北路之台灣神學院禮拜堂召開第一屆 七星中會議會,轄區包括台北市中山北路以東,基隆和蘭陽地區。

、七星中會現況

七星中會成立之時有18間堂會,1980 年增加至 48 間獨立堂會。至 2008 年  則共有 74 間堂會、6 間支會,共計 80 間教會,信徒人數超過 9000 名,參加 主日禮拜人數,則近 7000 人。2010 年進入是第 59 屆自歷經 58 年歲月,在 上帝的帶領下,不斷的更新與成長,到60週年時參加主日禮拜信徒人數已超過一 萬人。

2021年教勢統計教會89間(堂會77間、支會12間),信徒數18,446。由於七  星中會幅員廣闊,所以又依地理環境分別設立了六個區會,包括北一區(台北市中正、中山區)、北二區(台北市大安區、文山區、新北市深坑區)、北三區(台北市中山、  內湖、松山區)、北四區(台北市信義、松山、內湖、南港、新北市汐止等區)、  基隆區(基隆市、新北市金山、瑞芳、雙溪等區)、蘭陽區(宜蘭縣市)。上帝賜給七星中會有豐富的大都會資源和美麗的基隆、蘭陽民風,歷代信仰前輩更是留下許多美好的見證與典範,願我們在慶祝中會成立第70週年,在這 21  世紀多元化的今天,能夠一起腳踏先人足跡,委身於各樣福音事工。

三、歷任議長:

議長

議長

議長

1

郭和烈

26

潘哲雄

51

許尚武

2

吳清鎰

27

廖恩加

52

許榮豐

3

吳清鎰

28

鄭連坤

53

張金城

4

吳清鎰

29

紀彰龢

54

林信明

5

莊丁昌

30

蔡發淇

55

陳文欽

6

張逢昌

31

穆榮章

56

蔡幸昇

7

鄭君芳

32

羅聯昇

57

吳克勳

8

陳耀宗

33

林正雄

58

賴德卿

9

鄭君芳

34

謝皆明

59

林榮任

10

陳溪圳

35

李約翰

60

鄭英兒

11

陳耀宗

36

林肇燦

61

李豐盛

12

鄭君芳

37

陳慶中

62

郭鐘霖

13

莊丁昌

38

楊清吉

63

張朝棟

14

許鴻謨

39

詹燦東

64

戴約信

15

吳清鎰

40

彭德貴

65

鄭忠仁

16

卓輝隆

41

吳俊雄

66

林憲懋

17

黃加盛

42

穆信泰

67

沈俊成

18

周神宗

43

陳正憲

68

陳天來

19

吳天賜

44

陳福住

69

楊啟仁

20

林天數

45

柯從心

70

黃春生

21

蔡仁理

46

林晴男

71

葉啟祥

22

陳獻平

47

鄭信真

72

施貞同

23

商正宗

48

周炎山

73

黃保諭

24

蘇光洋

49

陳哲男

74

 

25

賴俊明

50

周約翰

75